近年来,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驻村工作分队立足镇域实际,跳出“就帮扶抓帮扶”局限,从战略、机制、能力、价值四维度探索帮扶路径,探索出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构建“三维联动”规划体系,实现帮扶与发展同频共振。工作分队将帮扶工作纳入罗锦镇镇域发展总体框架,构建“镇域统筹、村级落地、农户受益” 体系。主动对接镇党委战略,把各村计划纳入全镇规划,避免“一村一策”与整体布局脱节,确保产业、基建等工作“一盘棋”推进;积极调研梳理各村优势,推动差异化发展,如崇山村做优文旅、江月村发展农副产品种植,形成产业协同链;将政策红利与农户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帮扶从“普惠式”向“精准化”转变,实现镇、村、户需求融合。

驻村干部深耕田间,助力农户种好“甜蜜甘蔗”。陈姿帆 摄
健全“四项长效机制”,破解帮扶工作短期效应难题。工作分队以机制保障成效持续性。一是政策闭环机制,变政策宣讲“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通过回访、满意度调查跟踪落实,及时优化措施,让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获得感;二是产业全链条机制,联合相关部门提供规划、技术、市场全流程服务,推动产业从工作分队主导转向群众自主;三是党建治理机制,协助村党组织规范组织生活、培育年轻党员,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四是多方联动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推动镇直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向一线集聚,破解单打独斗困境。

驻村干部与当地群众一起,助力完成产业道路硬化项目。吕岳飞 摄
聚焦“三类主体培育”,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根基。工作分队将人才培育作为核心,分层提升能力。一是强基层党组织,协助村“两委”提升政策理解、产业规划等能力,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干事热情;二是育致富带头人,筛选有思路农户重点培育,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支持,引导发展产业、创办实体,通过 “一带一、一带多” ,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三是提群众参与度,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讲,转变“要我振兴”为“我要振兴”,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把握“两个导向统一”,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工作分队坚持“民生导向”与“发展导向”相统一。民生改善上,聚焦住房、医疗、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工程建设等方式,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长远发展上,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完善治理机制、提升群众能力,以“造血式”帮扶增强乡村自我发展能力,避免帮扶期有效、撤离后返贫。
未来,罗锦镇将进一步深化系统思维,完善长效机制,强化能力培育,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坚实的支撑。(陈姿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