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玉商回归项目落地,建成51个小微产业园覆盖28个乡镇,带动3.84万群众就近就业……这些成果是广西博白县践行玉商回归、千村万屯“燕”归来行动的探索。
博白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扎实推进玉商回归、千村万屯“燕”归来行动,通过建好平台载体产业端、做大回归磁场支撑端、优化服务保障供给端等举措,实现镇镇有产业园,让群众就近就业。

玉商回归新仲村小微产业园鸟瞰图。
建好平台载体产业端。博白县盘活新仲村塘表坡屯闲置猪场,建成占地6.6亩,厂房面积9910平方米玉商回归新仲村小微产业园,成功引进博白县天星服饰有限公司、博白县龙胜针织服装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产业园年产值达3550余万元,成功带动370余人就业。这是博白县按照产业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分类施策,以服装生产、加工为主的小微产业园之一。
博白县出台《博白县工业园区土地盘活利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集中优势资源,顶格推进支持玉商回归。建成玉商玉工回归综合服务站,设立玉工回归就业集市、就业服务站。打造政企协助“飞地”创新平台,依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推送融资需求、主动上门对接等方式,为企业融资121.8亿元。

玉商回归新仲村小微产业园博白县天星服饰有限公司职工在进行衣片质检。
做大回归磁场支撑端。开展招商“项目库”建设,采用“九个一”(一个县领导领衔、一个职能部门主抓、一个发展目标、一个产业布局、一张产业链图谱、一张招商图谱、一个招商资源库、一个专项组运作)工作模式,加强招商谋划、洽谈对接和跟踪落地。先后赴香港、澳门、深圳、广州、昆明等地开展玉商回归推介活动。开发玉商玉工回归博白县数字服务平台,招商、招工、就业等实现“指尖共享”“一键供给”。完善驻点招引专班工作机制,设立招商小分队,力促招商资源系统集成、全面优化,招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优化服务保障供给端。以玉商家乡情怀推动玉商项目主动回归,全力破解玉商回归的政策之需、服务之需和要素之忧。完善新兴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一事一议”“一企一议”“一项目一议”政策,推出“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设置24小时综合自助服务办理区;组建律师服务团队,深入企业、项目,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强化公益性维权援助服务供给;落实“事前介入、事中代办、事后跟踪”全程保姆式服务。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举办“人才夜市”“春风行动”“服务玉商玉工回归”等一系列“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李丽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