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桂林银行·2025桂林马拉松在桂林中心广场激情开跑。23000名跑者齐聚于此,以奔跑的方式,沉浸式体验这座国际旅游名城的魅力。

全景串联,跃动山水画廊之间
在赛道设计上,将桂林山水灵韵与人文底蕴尽数串联。跑者从桂林中心广场出发,率先穿行象山景区、木龙湖景区、西山公园、七星景区等城市绿肺,沉浸式感受“城在景中,景随步移”的生态之美;继而途经日月双塔、逍遥楼、靖江王城、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广西省立艺术馆、救亡日报社旧址等历史地标,在奔跑中领略桂林绵长深厚的人文底蕴。

本届赛事终点设于桂林市体育中心,这里作为城市体育地标,不仅配套设施完善、交通接驳便捷,更能依托体育中心的集群效应,联动周边文体资源,打造“赛事+文体消费”的融合场景,既为跑者提供更优质的赛后保障,也让赛事成为展示桂林体育事业发展成果、激活城市文体经济的重要窗口。
全面守护,共筑温暖安全屏障
桂林银行·2025桂林马拉松构建了一套以国际赛事为标杆的“全流程、多层级、全覆盖”保障体系。赛事全面联动全市公安、医疗及应急力量,统筹负责现场医疗急救、警医联动与熔断机制,助力选手畅跑桂马。
为确保本次比赛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组委会不仅为每个运动员购买了保险,还配备了专业医疗保障人员107名。在起终点、每2.5km处设立固定医疗点,配备21辆救护车,88名骑行救护队员,67台除颤仪(含AED),512名医疗志愿者。40名急救跑者,按不同的配速分布在赛道,第一时间发现伤者,实施救助。在赛道安保方面,桂林警方统筹6009名安保力量,科学布控起终点、路口及人群密集区域,有序疏导交通、维护秩序。同时,还确定8家医院为赛事定点医院,共同为23000名选手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

3732名志愿者坚守在各个岗位上,从医疗救护到能量补给,从信息指引到秩序疏导,志愿者用行动织成一张无形的守护网。桂林机场、高铁站及公交公司协同建立赛事出行服务体系。桂林机场推出“桂马服务”,涵盖机场接驳、专属候机室与值机柜台、专属安检通道等全流程保障。同时,组委会与桂林公交公司达成合作,通过专车方式,为参赛选手提供从高铁站至领物现场的免费接驳服务,确保选手出行便捷顺畅。
以跑为契,文旅融合焕新消费
桂林银行·2025桂林马拉松以奔跑为媒,解锁“体育+文旅+消费”新范式。桂林歌圩晚会唱响民俗烟火,专场音乐会流淌山水韵律,造物集市集结创意文创,更有第八届桂林吃货节暨首届米粉咖啡节重磅登场——非遗米粉与精品咖啡跨界碰撞,50+品牌打造“一粉倾城·啡尝桂林”的漓江边万人狂欢,美食、音乐、文创一站式解锁桂林滋味。让跑者在畅跑喀斯特美景之余,既能逛市集、品美食、赏非遗,又能享受景区、餐饮、住宿等专属优惠。这不仅丰富了赛事内涵,以多元消费场景延伸了产业链条,更让桂林的山水之美、文化之韵与烟火之气深度交融。

作为桂马的“活力担当”,吉祥物哒哒象自首次亮相便以其萌态可掬的形象萌动全城,成为无数跑友心中的挚爱。今年,哒哒象焕新升级,元气亮相,以更活泼灵动的姿态跃然于赛道之间。它的设计灵感根植于桂林的城市灵魂——象鼻山,巧妙地将壮丽的自然地标转化为亲切可爱的伙伴,让山水有了温度,让文化有了表情。
在桂林加速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进程中,走过十年征程的桂林马拉松,正以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融合带动能力,成为这一战略的生动实践者和关键助推器。桂林聚焦“山水为媒、体旅联动、全链增值”,跑出了一条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新路径,生动地诠释了“体育+文旅+消费”的深层价值,成功构建了以国际化体育IP驱动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谭贵呈 唐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