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石榴红 共绘同心圆——广西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新华网
新华网 > 广西 > 正文
2025 11/08 09:27:38
来源:新华网

八桂石榴红 共绘同心圆——广西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字体:

  新华网南宁11月8日电(记者郭轶凡)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从漓江之滨到北部湾畔,从革命老区到千里边境,八桂大地各族人民手挽手、肩并肩,共同绘制着一幅民族团结的壮美画卷。

  近年来,广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区各项工作主线,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引领,着力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广西20个集体、21名个人、2个中直驻桂单位获表彰,桂林市象山区作为全国模范集体代表作大会发言。

  山歌新唱 铸牢文化认同之基

  在柳州市鱼峰公园,每走两步,就会看到居民们聚在树荫下或岩石边唱山歌。这是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居住和歌唱过的地方,现在是人们举办歌会及以歌会友的重要舞台。

  鱼峰公园的常客、柳州民歌的代表性继承人雷应时说:“早先都是对爱情歌,现在歌词也纳入了国家新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知识普及等内容,我们各个民族的朋友聚在一起唱山歌,非常开心。”

  广西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发掘、展现广西歌圩文化、铜鼓文化、边关文化、海洋文化,挖掘整理瓦氏夫人抗倭、冯子材抗法援越、刘永福抗日保台等生动史实,打造“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等特色品牌活动,举行纪念中共广西组织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广西重点活动,承办2024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系列活动、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等活动,全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年近半百的苗族妇女梁足英,是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乌英苗寨的村民。2020年起,乌英苗寨开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培训班。梁足英走进夜校课堂,圆了读书梦。后来,梁足英当选了乌英苗寨妇联主席,还曾获评为广西“最美基层妇联干部”。

  数据显示,目前广西普通话普及率达85.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6个百分点,位居西部地区首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实现中小学、中职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使用全覆盖。全区634万脱贫人口中83%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区116个公共图书馆、124个文化馆和117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向群众免费开放。

  AI领航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喝一杯机器人做的咖啡,生成独属自己的AI主播,借助AI和外国友人无障碍沟通……在今年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一道亮丽新风景。

  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本届东博会上,首次打造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专馆与新质生产力专馆,华为、阿里云、奇安信、科大讯飞等近200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及初创团队集中参展。

  广西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大力推进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建设,设立100亿元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持续深化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40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累计培育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7家、智能工厂338家、数字化车间27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超32%,新产业新产品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

  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2024年,广西与东盟进出口总额3978.19亿元,同比增长17.2%,东盟已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在建项目投资超万亿元,建设跨境跨区域产业链项目146个。

  此外,广西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成铁海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24年铁海联运班列开行量突破1万列,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箱,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交融互嵌 共绘民族团结和美画卷

  尝一尝百家粥,听听山歌,跟老伙伴聊一聊……近日,来宾市兴宾区河西街道河西社区民族文化广场上聚集了不少各族群众,天气虽有些凉,也挡不住大家火热的心情。居民蒙付英说:“社区这个活动很好很暖心,有热腾腾的百家米粥吃,还有百家米和长寿面领,老人们都很开心。”

  河西社区居住着壮、汉、瑶、苗、侗等14个民族群众,河西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蒙明泽告诉记者,河西社区近百分之九十的居民都是少数民族,总人数超过17000人,不同民族习俗不同,每逢各个节庆,社区都会举办各类活动,促进各族居民彼此加深了解。

  据悉,广西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达到74%,城乡社区100%建设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扎实做好各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95.3%。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工作中,以各民族“插花”方式安置16万多户、70多万名各族群众。全区现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1个,模范集体310个、模范个人314人,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领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此外,广西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岩”学“画”意——花山岩画边疆民族人文研学营活动等10个项目入选“三项计划”全国试点。推进与东中部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完)

【纠错】 【责任编辑:陈燕】